心理学院教师在TOP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上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者:xlxx发布时间:2020-08-14浏览次数:358

作者:孙秀娥    编辑:高卫星

近日,我校心理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新影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秦绍正课题组合作,在Biological Psychiatry上发表了题为“Negative parenting affects adolescent internalizing symptoms through alterations in amygdala-prefrontal circuitry: A longitudinal twin study”的研究论文,姜能志博士为此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青少年处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焦虑与抑郁等内化症状迅速增加的高危时期。研究表明,杏仁核与前额叶的双向联系在人类情绪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抑郁与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情绪脑环路的发育密切相关,而后者又受到遗传与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影响。尽管在儿童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了杏仁核与前额叶间的神经环路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因素影响。然而,杏仁核与腹外侧前额叶间的脑环路是否是母亲消极教养影响青少年抑郁的认知神经基础,以及该环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的程度,至今尚不清楚。

鉴于此,研究团队从北京双生子数据库(Beijing Twin Study BeTwiSt)中选取了100个同卵和78个异卵的同性别双生子进行了3年多的纵向研究,以考察青少年早期(13岁左右)的母亲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中期(16岁左右)杏仁核脑环路发育及抑郁症状的影响,并明确遗传因素所占的比重。结果发现,青少年早期(13岁左右)母亲以过度严厉、敌意为典型特征的消极教养方式,会影响青少年中期(16岁左右)以杏仁核及其相关亚区为核心的脑网络功能连接模式。其中,杏仁核与腹外侧前额叶(vlPFC)的功能连接增强会强化母亲消极教养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联系。结合基于脑的双生子ACE模型,研究进一步发现仁核-腹外侧前额叶环路的遗传度为21%。该研究率先在遗传-环境-脑功能-心理行为框架下,系统考察了青少年早期母亲教养行为通过脑网络功能对青少年中期抑郁等内化症状的影响,为发现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早期标记物以及早期干预的脑网络靶点提供了新的启示。

Biological Psychiatry作为美国生物精神病学协会(Society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的官方刊物,2019年影响因子为12.095,连续五年来一直居于精神疾病领域前七名,主要收录精神疾病相关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的前沿研究。

近年来,心理学院注重人才引进及在职培养并重,多名青年教师考取在职博士,与国内外知名院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有利地推动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